聚合酶链式反应 (PCR)是分子生物学领域功能强大的技术之一。实时荧光定量PCR 是在标准 PCR 技术基础上演变而成,常用于定量样本中的 DNA 或RNA。利用荧光探针或荧光 DNA 结合染料,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仪检测荧光并完成 PCR 反应所需的热循环,实现扩增产物的定量。实时荧光定量 PCR 分析的部分实施需要经过优化以确保所有反应参数均设置精确,从而获得准确的结果。
通用原则:
1. 先选择好探针,然后设计引物使其尽可能的靠近于探针;
2. 扩增子的长度应不超过400bp,理想的最好能在100-150bp内,扩增片断越短,有效的扩增反应就越容易获得,较短的扩增片断也容易保证分析的一致性;
3. 保持GC含量在20%和80%之间,GC富含区容易产生非特异反应,从而会导致扩增效率的降低,及在SG分析中非特异信号;
4. 为了保证效率和重复性,应避免重复的核苷酸序列,尤其是G(不能有4个连续的G);5. 将引物和探针互相进行配对检测,以避免二聚体和发卡结构的形成。
探针设计指导:
1. 在设计引物之前设计探针;
2. 探针的Tm值应在68-70℃之间,如果是目测探针,则要仔细审查GC富含区;
3. 探针的5’端要避免有鸟氨酸,5’G会有淬灭作用,即使被切割下来这种淬灭作用也还会存在;
4. 选择C多于G的链作探针,G的含量多于C会降低反应效率,这时就应选择配对的另一条链作为探针。
5. 探针应尽可能的短,不要超过30个bp。
6. 检测探针的DNA折叠和二级结构。
引物设计指导:
1. 引物的Tm值应在58-60℃之间,这非常重要,因为我们的试验一般都使用退火温度为60℃,在这个温度下,5’核酸外切酶的活性最高。
2. 引物末端(最后5个核苷酸)不能有超过2个的G和C。
3. 将引物尽量接近于探针。循环参数当引物和探针按照上述原则设计好后,循环的参数也就确定了,当经过起始的变性温度后(根据Tag酶要求设定),反应要经过95℃,15-20秒,60℃,60秒,对于一些模板,45秒也足够了,数据在退火时检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