菌种活化就是将保藏状态的菌种放入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,逐级扩大培养是为了得到纯而壮的培养物,即获得活力旺盛的、接种数量足够的培养物。菌种发酵有一般需要2-3代的复壮过程,因为保存时的条件往往和培养时的条件不相同,所以要活化,让菌种逐渐适应培养环境。
一、对于不同的保存方式活化的方式也不同:
1、定期移植法的菌种复苏较简单,直接转接即可;
2、液体石蜡法保存的菌种在复苏时,挑取少量菌体转接在适宜的新鲜培养基上,生长繁殖后,再重新转接一次;
3、沙土管法保存菌种在复苏时,在无菌条件下打开沙土管,取部分沙土粒于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,长出菌落后再转接一次。或取沙土粒于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,增殖培养后再转接斜面;
4、真空冷冻干燥法保存菌种在复苏时先用70%酒精棉花擦拭安瓿上部,将安瓿管顶部烧热,用无菌棉签沾冷水,在顶部擦一圈,顶部出现裂纹,用挫刀或镊子颈部轻叩一下,敲下已开裂的安瓿管的顶端,用无菌水或培养液溶解菌块,使用无菌吸管移入新鲜培养基上,进行适温培养;
5、-80℃冰箱冻结法保存菌种复苏时,从冰箱中取出安瓿管或塑料冻存管,应立即放置38℃-40℃水浴中快速复苏并适当快速摇动。直到内部结冰全部溶解为止,约需50秒-100秒。开启安瓿管或塑料冻存管,将内容物移至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;
6、液氮超低温冻结法保存菌种复苏与-80℃冰箱冻结法保存菌种复苏相似,从液氮罐中取出安瓿管或塑料冻存管,应立即放置在38℃-40℃水浴中快速复苏并适当摇动。直到内部结冰全部溶解为止,一般约需50秒-100秒。开启安瓿管或塑料冻存管,将内容物移至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。
二、一般操作过程:
1、在无菌操作下,用无菌微量吸管,从已溶解的管中吸取50μL(或1-2滴)的菌液,滴入固态指定培养基(培养基编号及温度示于菌株订购单)某一边缘附近,以划线法接种于培养基。
2、将接种好的培养基置于指定温度的培养箱中培养。
3、在无菌环境下,以沾有75%酒精的棉花擦拭外管,在火焰上加热外管之尖端。滴数滴无菌水于加热处,使外管破裂,再以硬棒敲破尖端。取出隔热纤维纸和内管,以灭菌过的镊子取出内管之棉塞。
4、(a).适用于细菌用无菌吸管,吸取0.3-0.5mL指定之液体培养基,滴入内管内,并轻微震荡(可用该吸管协助),直到均匀悬浮。
(b).适用于霉菌、酵母菌用无菌吸管,吸取0.3-0.5mL无菌水,滴入内管内,待干燥粉末溶解后,以无菌吸管吸取并滴入约含有5ml无菌水之试管内,轻微震荡使其均匀后,静置30至60分钟。
5、取0.1-0.2mL之菌体悬浮液于指定的平板培养基上,做划线分离培养或做成一系列之稀释,用无菌L型玻棒均匀涂抹,以检验菌种之纯度及活化情形,而剩余的菌体则全部移入指定的液体培养基内,并依指定的温度培养之。
6、某些菌种经过冷冻干燥保存后,迟滞期较长,必须等培养二倍时间后才能长出,且再经过一、二次继代培养后才能正常生长。经过以上的努力后仍培养失败,才视为不能活化。
7、未开封之冷冻干燥管,请冷藏于4℃冰箱,切勿冷冻保存。